精美漢綠釉樂俑
漢代綠釉陶器很多,但樂俑極少,如此精美栩栩如生者更是難得一見.尤其是女樂俑姿態優雅端莊,五官清秀,略抿嘴而顯其衿持,是件漢代藝術創作.
漢綠釉女樂俑.高約30cm 漢代美女 姿態優雅 精美雕塑藝術
漢綠釉男樂俑
陳文卿撰
精美漢綠釉樂俑
漢代綠釉陶器很多,但樂俑極少,如此精美栩栩如生者更是難得一見.尤其是女樂俑姿態優雅端莊,五官清秀,略抿嘴而顯其衿持,是件漢代藝術創作.
漢綠釉女樂俑.高約30cm 漢代美女 姿態優雅 精美雕塑藝術
漢綠釉男樂俑
陳文卿撰
古瓷的認知錯誤非常多,鮮見能認錯改正者,此次正名實屬可貴.有識者應秉著良知,勇於挑戰,不可人云亦云.
從20纪三十年代開始,有些學者對鈞瓷帶數字款花盆及其托盤燒造年代產生懷疑。他們不再相信創燒於北宋的傳统觀點,西方學者首先提出“元末明初說”,日本及中國學者專家又相繼提出“金代說”。近年來,随着河南禹州市鈞台窯遗址最新出鈞瓷標本發现,更多學者對“官鈞北宋說”提出挑戰。
2019年在河南禹州舉行的鈞窑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就“官鈞”瓷器究竟是北宋還是元末明初的問题展開了激烈的爭辯。但由於缺乏關鍵性証據,眾說纷纭,沒有定論。大多數專家學仍然認定鈞瓷“北宋說”。 2020年初,深圳文物考古鑑定所的專家们獲得一批约160件“官鈞”瓷器標本。其中包含許多前所未見的器型,有些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這批標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深圳文物考古鑑定所的專家們如獲至寶,立即研究這批鈞瓷生產年代。經過科學细致的器物排比、文献考察和廣泛征詢討論,大家一致認定,所謂“官鈞”瓷器實為明代產品,绝非宋代製品。在此次研討會上,深圳文物考古鑑定所所長任志錄和副所長郭學雷正式公布“官鈞明代說”的研究成果,並為這項成果提出了詳實可靠的證據。
明代鈞窯葵花式花盆
以下兩件都應該修正為明代鈞窯
此器網站解說: 北京故宮藏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北宋,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1.5厘米。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釉色为窑变的玫瑰紫色,边、线呈酱色。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刻划数字“七” 。
中華五大璽印(附圖)---華夏無上至寶
寶物有靈擇人持之,持者有責為眾解謎.
璽印為王權象徵,是歷史傳承的重要證物. 歷代帝王璽印大多因王朝更替而消毀,存留下來極少.其珍貴無與倫比.
昔日風發今安在?唯留古物憶當年.
1.西周 和闐玉 帝王印(印面為王字)印面11.1cm x 11.2cm 高7cm
2.戰國 和闐墨玉齊王印璽 高10.5公分 邊長11.3公分 x 11.4公分
印文:齊王攸同(齊王親臨、等同齊王之意)。
3.傳國玉璽 印面8.3cm x 8.2cm 高5.1cm.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此玉璽因經過烈火焚燒,黏著物堅硬,清理時略有損傷)
5.唐代 皇帝之璽 高15.9cm 印面8.1cmx8.1cm
陳文卿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