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窯面面觀---真假汝窯比對(組圖)
The magnificent spectacles of Ruyao
北宋 汝窯 盤口紙槌瓶 底部
史料記載
南宋葉真《坦齋筆衡》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說明汝窯在接受宮廷的命令,燒造官用汝窯器,採用滿釉支燒的方法燒成,支釘痕跡其細小如芝麻,汝窯以燒製天青釉為主,釉中所含少量鐵份,在還原氣氛中燒成天青色。
南宋周輝《清波雜誌》云:“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汝窯產品土質細膩,胎骨堅硬,釉色潤澤,釉中含瑪瑙末,產生特殊色澤,其色有卵白、天藍、天青、粉青、豆青、蝦青,蝦青中往往微帶黃色,還有蔥綠和天藍等。
汝窯瓷器極為稀少, 多年前專家們認為全世界只有35件, 現在又說不超過70件. 你認為呢? 我認為他們的依據不可取。 這世上絕對沒有人能斷言共有幾件, 因為沒人知道有多少件為私人收藏而未公開,也無人知道還會挖出幾件,妄下斷言非明智之舉, 下列照片即可證明是以往的論斷錯了.。
汝窯瓷器極為稀少, 多年前專家們認為全世界只有35件, 現在又說不超過70件. 你認為呢? 我認為他們的依據不可取。 這世上絕對沒有人能斷言共有幾件, 因為沒人知道有多少件為私人收藏而未公開,也無人知道還會挖出幾件,妄下斷言非明智之舉, 下列照片即可證明是以往的論斷錯了.。
汝窯燒製時間不長,留存於民間的數量相對較少,但要是因此而斷定說不超過70件或少於百件,過於武斷。當時蠻子營一個窖藏就出土了47件,還不包括沒有上繳的。這都是明確的考古證據。以往那麼多次王朝更迭,宮裏難道不會有些寶物因此流散民間?宮裏的太監會不會監守自盜?皇帝會不會賞賜他喜歡的大臣?……汝瓷確實很珍貴,但是流散到外界的管道不可能沒有。
北宋 汝窯 弦紋三足奩 口徑18.3cm 高12.3cm
北宋 汝窯 弦紋三足奩 右.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三足盤口洗 口徑12.5cm 高5cm
北宋 汝窯 三足盤口洗 右.現代仿品
北宋 汝窯 高足盤 口徑15.5cm 高9.8cm
北宋 汝窯 高足盤 口徑15.5cm 高9.8cm 右.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花口洗 寬7.1cm 右.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蓮花紋 碗一. 口徑16cm
北宋 汝窯 葵花式洗 口寬11.3cm 高3.2cm
北宋 汝窯 盤口紙槌瓶 高17.3cm
北宋 汝窯 盤口紙槌瓶 右.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紙槌瓶 高17.2cm
北宋 汝窯 八棱瓶 高18cm
北宋 汝窯 八棱瓶 右近代仿品
到目前為止,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公認最稀有的。汝窯瓷的釉面,多數開有紋片,不開片或開冰裂紋的十分稀少。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就提到汝窯官瓷「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有蟹爪紋者真)這句話已不是絕對,因為在20世紀晚期蟹爪紋已被成功仿製。所謂蟹爪紋可能是指斜開片(螃蟹的腳不是垂直向下),同時,螃蟹的腳為3節似6邊形之邊的一半,有直有折,與這種斜開片形狀雷同。由於斜開片而產生淺白色反光,如果四邊都有蟹爪紋就成魚鱗似的反光稱為魚鱗紋。但不是所有汝窯瓷都有蟹爪紋,有蟹爪紋的汝窯仍是少數,由於新仿蟹爪紋的出現,收藏者更須小心。儘管新仿蟹爪紋已出現但與汝窯的蟹爪紋仍有差別,詳細比對即可分別真偽。
北宋 汝窯 紙槌瓶 高13.6cm
北宋 汝窯 紙槌瓶 右.近代仿品
汝窯應該是創燒於北宋早期(啟發自五代柴窯)。據徐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與葉寘《坦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從記載上推測, 北宋時期宮廷使用汝窯的時間大約在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間, 但事實上可能更早更久。
汝窯以燒製青瓷聞名,釉色有天青、豆青、粉青…等,記載也有白汝但一般都未見過。汝窯的青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滋潤,釉汁肥厚瑩亮。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瓶等大部分都在10-16厘米 之間,超過20厘米 的極少,大家認為超過30厘米 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南宋以降,更因汝窯傳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獨特,後世對於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譽。
有學者從汝窯窯址寶豐清涼寺的考古挖掘情況來看,認為汝窯的生產從北宋早期就已經開始,但長期以來,它只是作為一處民窯場存在,生產的是以白釉、豆青釉瓷器為主的“大路貨”,和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青色的汝官窯不可同日而語;變化的契機出現在元祐元年(西元1086年)以後的北宋晚期——當時的汝州和鄧州、耀州、處州等諸處一起“受命承燒”青瓷,寶豐清涼寺因此變成了所謂的受命承燒的“地方 官窯”。出品的精華瓷器被選入宮中,但“供禦撿退”之後,剩下的產品可以在民間買賣。和其他地方 官窯不同的是,“地方 官窯”時期的汝州寶豐清涼寺窯場因地制宜,將瑪瑙入釉,創燒出獨特的天青釉汝瓷,逐漸在受命燒造瓷器的各窯場中形成了“汝窯為魁”的地位。這使得寶豐清涼寺窯場被皇室所壟斷,成為了正經的中央官窯。不過根據記載,在北宋晚期有中央官窯的時間上限當在政和元年(西元1111年)。作為中央官窯,生產不計成本,天青釉汝瓷由此走向了盡善盡美、登峰造極的成熟期。但此種絕美的天青釉汝瓷專供御用,除了那些合格品被選入宮中作佳麗之外,其他的不合格品全部當場砸碎,就地深埋。以上說法有些還待進一步證實,但白汝部分確實存在,白色汝瓷其色似乳白色,與月白色有相當大差距,呈色穩定,是故意燒製而非無意中產生。
汝窯 天藍與天青鵝頸瓶 高11.5cm
北宋 汝窯 橢圓形洗 長113.6cm
北宋 汝窯 橢圓形洗 右.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桃形天青小碟 左真右假 長約9cm
北宋汝窯 天青 小盤 口徑9.9cm 右.現代仿品
北宋汝窯 天青 小盤 口徑 下 .現代仿品
北宋 汝窯粉盒 直徑12.5cm
北宋 汝窯 鳳形壺 長24cm
北宋 汝窯 鳳形壺 右. 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鳳形壺 右.宋代鈞瓷
北宋 汝窯 粉青葫蘆擺件 高12.2cm
北宋 汝窯 天藍魚耳瓶 高11.4cm
北宋 汝窯 天藍魚耳瓶 右. 現代仿品
北宋 汝窯 天藍汝釘紙槌小瓶 高11.7cm
北宋 汝窯 天藍乳釘紙槌小瓶 高11.7cm 右. 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天藍直頸小瓶 高11.7cm
北宋 汝窯 天藍乳釘直頸小瓶 右. 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天藍鵝頸小瓶 高11.5cm
北宋 汝窯 天藍鵝頸小瓶 破處 右. 北宋官窯
北宋 汝窯 菊花盤 口徑15.3cm
北宋 汝窯 菊花盤 右. 近代仿品
北宋 汝窯 粉青貫耳瓶 高11.6cm
北宋 汝窯 白汝(白色汝窯)香爐 高11.9cm 口耳寬 13.2cm
北宋 汝窯 白汝(白色汝窯)香爐 右.現代仿品
北宋汝窯鵝頸瓶 高20cm
北宋汝窯鵝頸瓶 與 現代仿品
北宋 汝窯 蒜頭弦紋瓶 高12.5cm
北宋 汝窯 粉青瓜形擺件 高11.6cm
北宋 汝窯 天青直頸小瓶 高11.5cm
北宋 汝窯 粉青小持壺 高11.6cm
北宋 汝窯 天青小瓶香爐 高9.2cm
北宋 汝窯 天青瑞獸洗 長13.3cm
北宋 汝窯 粉青花式盤 口徑13.9cm
北宋 汝窯 粉青花式盤 右現代 仿品
北宋 汝窯 弦紋瓶 高20.4cm(窯變)
名窯無幸至---造型之美
汝窯之名如雷貫耳,但不是件件釉色精美,因為釉色燒製時有難以控制因素.然而名窯之所以成為名窯必定有其卓越之處. 汝窯造型之美獨佔鰲頭.
在宋代瓷器中弦紋瓶並不罕見,此器釉色並不美,但造型如此之美者尚未出現他器.
北宋 汝窯 弦紋瓶 (窯變) 局部
北宋 汝窯 三犧樽 高20.4cm (失燒)
北宋 汝窯 超小瓶 高6.9cm 口徑2.1cm 足徑2.3cm
北宋 汝窯 溫度過高 顏色燒失水仙洗 長13.7cm
陳文卿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