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贗品當重寶-論故宮唐玄宗禪地祇玉冊真偽(組圖)

贗品當重寶-論故宮唐玄宗禪地祇玉冊真偽(組圖)
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唐玄宗禪地祇玉冊 (大理石)(取自故宮文物月刊)


唐玄宗禪地玉冊(玉質玉片長24.4cm-24.5cm2c0.5cm
此玉冊尺寸比舊唐書記載小應該是應唐玄宗旨意(無法得到大玉來雕琢六器,則寧願小其制度,以求其真”)


故宮玉冊非玉
前故宮玉器專家那致良先生說唐代人喜愛白色大理石所以用大理石刻玉冊(見故宮文物月刊)
關於此點筆者認為如果唐代人喜愛白色為何不用比大理石美觀的白瓷而去用大理石?為何世人都愛玉唯獨非唐人?
故宮玉器專家鄧淑萍女士的文中徵引《太平御覽》卷八O五的記載天寶間唐玄宗曾下詔規定,禮神的六器與宗廟奠玉要選用真玉,其餘諸祀可用似玉之美石。並強調如無法得到大玉來雕琢六器,則寧願小其制度,以求其真。本此,則知唐代對白石的重視遠不如真玉。那麼,故宮唐玄宗禪地玉冊,採用石而不用玉,違反唐玄宗旨意,不應存在
鄧淑瀕女士認為唐代無玉所以用大理石刻玉冊(見故宮文物月刊)這說法與鄧淑瀕女士引述《太平御覽》卷八O五的記載背道而馳何況唐代並非無玉,筆者就有多件唐代大件玉器(見後圖)鄧淑瀕女士說法與事實不符


故宮玉冊尺寸與舊唐書記載不合

舊唐書/23

高宗即位,公卿數請封禪,則天既立為皇后,又密贊之。麟德二年二月,車駕發京,東巡狩,詔禮官、博士撰定封禪儀註:

有司於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先是,有司齋戒。於前祀七日平旦,太尉誓百官於行從中台,云:「來月一日封祀,二日登封泰山,三日禪社首,各揚其職,不供其事,國有常刑。」上齋於行宮四日,致齋三日。近侍之官應從升者,及從事群官、諸客使,各本司公館清齋一宿。前祀一日,諸衛令共屬:未後一刻,設黃麾半仗於外壝之外,與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有司於太岳南四里為圓壇,三成、十二階,如圓丘之制。壇上飾以青,四面各依色,並造燎壇及壝三重。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繩連編玉簡為之。每簡長一尺二寸,廣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為字。又為玉匱一,以藏正座玉策,長一尺三寸。


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唐玄宗禪地玉冊 唐玉簡為粉白色大理石,共15簡,每簡長29.2-29.8厘米,寬3厘米,厚1厘米


既然用大理石就無大材難取之問題因此其尺寸必按規定製作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唐玄宗禪地玉冊卻不然唐大尺是中國古代的長度單位之一,長約29.6厘米。據萬國鼎考證,「唐大尺的標準長度在0.29490.2959之間」,唐「後期漸有放長,有長到0.31左右的」。 日本奈良正倉院藏唐尺和仿唐尺很多,對26件進行實測後,長度在29.5-29.7厘米之間。以此推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唐玄宗禪地玉冊的厚度無疑慮,但是長度應該接近36厘米而不是29.2-29.8厘米,應該接近3.5厘米而不是3厘米

筆者曾於1994年前後帶著一套唐玄宗禪地玉冊和數張照片拜訪那致良先生那先生一見此套玉器時滿臉驚訝,問那裏得到此玉器?”。我據實回答。之後,交談甚久
最後那先生說你這套玉器有問題
我問那裏不對?”
那先生回答字體,唐代小篆很少,大多是楷書
我問這套玉器是不是新刻的?”
那先生回答不是
我再問有多老?”
那先生回答很老很老
過一會那先生說這樣你把照片留在這裡,我幫你看字體對不對
之後,一直到那先生過世都未曾再連絡
那先生是位謙謙君子,很和善,是位值得尊敬長者。至於他說唐代小篆很少也是事實。但是,少不等於沒有。也就不能因此斷定不對。何況唐代小篆很少是眾所周知,仿者為取信大眾,不太會用容易讓人起疑的字體


有關禪地玉冊記載

玄宗開元十二年,四治定,歲屢豐稔,群臣多言封禪,中書令張說又固請,乃下制以十三年有事泰山。於是說與右散騎常侍徐堅、太常少卿韋縚、秘書少監康子元、 國子 博士侯行果刊定儀注。
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唐玄宗根據古代“功成事立,致治太平,乃升泰山而封禪”的傳統,決定封禪泰山。十月,唐玄宗率領浩浩蕩蕩的封禪大軍自洛陽出發,其隨從百官、貴戚、五公、四夷酋長及輦載供具之物數百里不絕。 十一月七日 抵達泰山,舉行封禪活動。是日,玄宗從泰山南麓登封泰山,在岱頂築壇,祀昊天上帝。又積柴為燎壇於圓臺之東南。玄宗召禮官講解儀典,學士賀知章等言:“吳天上帝君也,五精帝臣也。陛下享君於上,群臣祭臣於下,可謂變禮之中。”帝問:“前世何必秘玉牒?”知章說:“玉牒以通竟於天,前代或祈長年,希神仙,旨尚微密,故處莫知。”帝曰:“朕今為民祈福,無一秘請,即出玉牒以示百僚。”丙戌至於泰山下,乃祀昊天上帝於山上壇,以高祖配祭;祀五帝以下諸神於山下。玉冊由長條形的玉簡片串連而成,將告天禱詞刻其上,以金填字。典禮中,侍中跪稱:“具官臣某言,請封玉冊。”帝自南階登升,北向立。太尉跪取玉冊置於案。帝拜後,跪取玉冊放入玉匱內,上加以備印封的玉檢,纏以金繩,封以金泥(香漆和金粉),以受命璽印之。帝再拜,太尉奉玉匱跪藏於壇上石再壘的石堿內。執事者複以石蓋,四周加以長條形石檢,再纏以金繩,封以石泥(石粉和五色土),以玉璽遍印。最後執事者四隅以石距加固,以五色土圓封,燔柴告天,封祀禮畢,群臣歡呼萬歲,聲震群山,傳呼從山頂至於山下,震天動地,堪稱威風。次日,唐玄宗行禪於社首山,祀皇地祗。唐玄宗封禪即成,下詔大赦天下,加封“泰山之神”為“天齊王”。

1931年,在馬鴻逵部駐紮在泰山期間,為修烈士祠及討逆陣亡將士紀念碑,拆用森羅殿木料,砸蒿裏山碑碣以作石料建祠。據文獻記載:在挖掘文峰塔的塔基時,發現有五色土壇,四邊為青、赤、白、黑四色土,中間為黃色土,繼而挖出宋玉冊;再繼續挖掘時,又發現唐玉冊
玉冊出土後,軍秘而不宣,直至1933年《北平晨報》將此事披露。當時的報紙只提到了唐玉冊,實際上這兩份玉冊都一直收藏於馬鴻逵之手。
唐玉冊與宋玉冊形制相同,唐玉冊15簡,為唐玄宗封禪遺物;宋玉冊16簡,為宋真宗封禪遺物。從史料記載看,自宋真宗封禪之後,後來帝王到泰山都只祭祀,不再封禪。
在馬鴻逵過世後,其夫人於1971年將玉冊由美國運回臺灣,最終進獻給了蔣介石。後來,這兩本玉冊撥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故宮唐玄宗玉冊是真?是偽? 四大破綻:

.與《後漢書‧祭祀志上》記載不合

封禪,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一件慎重而又隱密的行為,以玉牒告天,設壇立石,其過程之繁複並有一定的制度和形式,是不可任意逾越廢棄的。
玉牒的形制,《後漢書‧祭祀志上》言及光武帝即位告天,欲求武帝元封時封禪故事,於是,有司奏請「玉牒」形制,「牒厚五寸,長尺三寸,廣五寸,有玉檢。又用石檢十枚,列於石傍,東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長三尺,廣一尺,厚七寸。檢中刻三處,深四寸,五寸,有蓋,檢用金縷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
金匱石室這樣秘藏的器物,且其規模厚重繁複,例如:「檢用金縷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而圓壇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尺,廣二尺,如小碑,環壇立之,去壇三步。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另外,又樹立石碑,「立壇丙地,去壇三丈以上,以刻書。」這樣巍峨的形制,其密封之慎重與隱蔽,唐、宋封禪雖然未必承襲,且出土中也未曾見到完整成套的玉牒,然而,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卻收藏了唐玄宗及宋真宗的禪地玉冊各一套,完整的形制、如新的字跡,的確令人稱奇。(此段引用自"藝術考古手札,論玉器中的冊書")

.為何與宋代玉冊同地出土?
.為何是大理石而不是玉?
四.尺寸為何舊唐書記載不合?

也有疑為宋後之物
蔣馮閻大戰時,馬鴻逵部在泰安城西南隅蒿裏山頂修建《討逆陣亡將士紀念碑》和烈士祠時,挖出了唐宋玉冊,但當時只公開了唐玉冊,所以泰山學者趙新儒於1932年新刻《泰山小史》時注曰:“(民國)二十年(1931年)後,駐軍馬鴻逵部拆毀神祠(指蒿裏山森羅殿),就蒿裏山頂修烈士祠,掘地得石函,有金泥玉檢,曾見其拓片,為唐時封禪物,此足以補史志之缺。然諱莫如深,什襲藏之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三月十日 《北平晨報》則以《泰山發現唐玉冊》為題予以報導(1948年銖庵收入《人物風俗制度叢談》),其文略曰:“泰山之下,津浦路泰安車站以北(實為東南)有一小山,曰蒿裏山,山上有閻王廟,廟前(實為廟後西北側)有一塔(即文峰塔),年代無可稽考,但據古老傳說,知其為唐代物(實為宋真宗之後物)而已
從以上報導可發現當時就有人認定故宮的唐玄宗禪地祈玉冊是後代偽造

綜合以上所述,加上其字體的篆刻與其他古玉冊差距太大,因此故宮唐玄宗玉冊應該是贗品無疑


下列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照片提供專家學者們研究參考。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玉冊因古時候用金屬線穿綁,由於長久磨蹭部分玉片穿孔產生由內向外磨損穿透現象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玉冊因古時候用金屬線穿綁,由於長久磨蹭,上面照片即可發現部分玉片穿孔產生由內向外磨損穿透現象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背面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背面 局部
玉冊因古時候用金屬線穿綁,由於長久磨蹭上面照片即可發現部分玉片穿孔產生由內向外磨損穿透現象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背面 局部
玉冊因古時候用金屬線穿綁,由於長久磨蹭上面照片即可發現部分玉片穿孔產生由內向外磨損穿透現象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背面 局部
玉冊因古時候用金屬線穿綁,由於長久磨蹭上面照片即可發現部分玉片穿孔產生由內向外磨損穿透現象


玉質唐玄宗禪地玉冊 局部

大件唐代玉器


































                    陳文卿撰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精美清代彩瓷---雍正鬥彩精品(組圖)

精美清代彩瓷---雍正鬥彩精品(組圖)

清代雍正鬥彩工藝高度發展,是繼明成化以來的另一個高峰期。
雍正鬥彩突破了過去傳統工藝,改變了明代雙線平塗的局限,佈局簡潔優雅。將粉彩與釉下青花結合在一起,使鬥彩變得更加秀麗雅致。施彩薄而淺淡,填彩嚴謹,很少溢出青花輪廓,製瓷技術達到了史上的極高水準,是清代彩瓷精美作品。

清雍正鬥彩 合家歡大盤 口徑41.5cm



清雍正鬥彩 松蔭仙鹿圖盤





清雍正鬥彩 三多蒜頭瓶




陳文卿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