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漢字起源再論(組圖)


漢字起源再論(組圖)---確立五千年中華文明

5000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VERIFIED.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四大文明古國是指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包括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這四處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他們是現在文明的發源地,也可以說是文明創造地區。但是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係漢語文化圈中的一個概念,並非世界各國共識。
一般認華人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考古(如裴李崗遺址、賈湖遺址)發現約西元前6000年農耕文化遺留下來的小米、稻穀、釀酒、樂器等等。根據歷史文獻,經過長期的發展,至西元前約2600多年的黃帝時代逐漸形成了華夏民族,約在西元前2000餘年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朝代(夏朝)。但是,由於能左證文明的文字出現在較晚的殷商時期,學者們認為古中華文明較其他三大古文明,約晚一千至兩千年才產生。


                                                             1.紅山文化 玉鳳首鏟29.5x 15.3cm 
                                  
也有學者認為,由於長江流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發現,世界文明史應當改寫,各大古文明的位次有必要重新排列。中華民族史研究會會長 史式 教授向外界提出了他的觀點。 史 教授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是我們說的,西方學者從來沒有承認過。他們只承認自甲骨文出現以後的歷史,也就是黃河文明只有3000餘年之說。過去,世界歷史對四大古文明的排列是:第一,尼羅河文明,距今6000餘年;第二,兩河文明,距今5000餘年;第三,印度河文明,距今4000餘年;第四,黃河文明,距今3000餘年。從70年代起,在中國境內重要的考古遺址中,最被重視的是1973年發現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1979年,又發現了湖南城頭山遺址,這裡出現了6000年前的古城、6000年前的祭壇、6500年前的水稻田。在洞庭湖區域,還發現了距今8000年至9000年前的人工水稻。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長江流域的文明比黃河流域要早。史式說:過去由西方學者寫出來的世界史必須改寫,所有只有利於西方殖民者的史學理論必須推翻,文明的標準必須重定。這項工作必須讓全世界各民族的學者共同參與,不能讓少數學者包辦,應該讓人類的史書恢復歷史的真面目。從史教授的言論中可以感受他的無奈與委屈。但是,文明的主要條件是文字的存在,前面所說的是文化不是文明,如無確切的文字存在證明,無法說服別人認同。
文字是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部落社會時期,人群、部落之間往來較少,有聲語言已能滿足需要。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增多,人們的交際日趨頻繁,人群之間的交流區域擴大,訊息傳遞層面較廣,距離、時間拉長,光靠語言已不足夠,所以人們便開始創作簡易的傳意標示,更進一步發展成初級文字。
早期大家都認定殷墟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文字。殷墟時期所刻劃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數量多,內容廣泛,其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由此看來,殷墟甲骨文已是具完美表達人意之先進文字系統,並非早期初創文字。按理講,更早之前漢字就應該存在。但更早的漢字在哪?如無實際證據,光憑文字的初期產生方式推論,不能證實漢字開始時間和發展進程,無法反駁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錯誤認定。要證明中華文明是比西方人認定的更悠久,必須找出比甲骨文更古老且有說服力的文字證據。

                                            2.紅山文化玉蟬 長約20cm (刻有三字)

學者間存在不同見解

中國文字起源於何時,學界多有爭論,有學者把一些古老遺址(如仰文化遺址和大汶口、龍山文化遺址,甚至大麥地岩畫和雙墩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畫的一些符號稱為原始文字。另一些專家認為,實際上這是混淆了符號與文字這兩種性質不同的事物,文字屬於符號,但是符號不等於文字。李先登認為:
符號的性質是記事,它記錄的是一件件具體的事情。符號尚未與語言結合,並不代表語言中的一個個具體的詞,沒有固定的讀音與詞義。符號使用的範圍很狹小,並不是社會交際的工具。別人從其形式看,是不能瞭解其意義的,只有符號使用者本人才能明瞭其意義。況且同一種符號可以代表內容不相同的事物。而文字則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有固定的形、音、義,是全社會使用的交際工具,文字的產生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某些文字的形體雖然吸收、借鑒了某些符號的形體,但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不容混淆。所以,那些原始符號雖然可能表示一定的含義,但都不能稱為文字。
也有人認為這些符號是中國文字的濫觴,但持反對意見的亦大有其人。大部分認為根據以往資料,可以確知距今約3500年的殷墟甲骨文已是達到相當成熟階段的文字群,這絕非突然產生。這至少需要幾千年的演進,也有的認為,這需要八千到一萬年時間的發展。然而,當學者們考察了多處遺址後,得出一個初步結論那就是除了找到一些零星的、簡單的、原始的刻劃符號或一些類似文字外,找不到可與殷墟文字相關聯的線索。
所以,部分學者認為那些原始符號與殷墟文字並無直接的淵源,真正的文字仍然要從商代甲骨文算起。他們認為現在使用的漢字就是由殷墟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源流十分明確,故殷墟甲骨文才是中國文字的真正源頭。
當然,我們不能把毫無淵源的原始符號稱之為殷墟甲骨文的源頭,但是也不能一口咬定殷墟甲骨文才是中國文字的真正源頭。因為甲骨文已經是如此有系統成熟的呈現。文字系統的建立不是一蹴可及的,在殷墟甲骨文之前,一定有一段文字的初創期和成長期,那才是源頭。
倉頡、沮誦造文字、書契的傳說,一些學者多以神話視之,不以其為真實。不過,此傳說有可能隱含著中國文字起源的歷史真相,可能與殷墟甲骨文的產生大有關係,仔細予以考察研究,對解釋華夏文字起源,尤其是殷墟文字的起源將大有幫助,同時對探究武丁以前的卜辭問題,可以提供一個理論上的參考。


確切的證物出現


                                           3.紅山文化玉圭 28x 11.5cm (刻有三字)

1.    紅山玉器文字出現
大部分學者認為明確的中國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是殷商的甲骨文,接下來是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其實不然,在五千多年前,紅山文化的玉器中就有多件刻有文字的玉器。
華夏文字是源自圖畫。我們比對中國境內新石器時期的岩畫和甲骨文、金文字形的特徵,無論是圖像的線條化、形體的由繁而簡,由橫向豎,明顯都是一致的,殷商的甲骨文已經去繁就簡,不會是初創文字。由圖畫過渡到象形文字,應該是自然演變現象。根據古文字刻寫的所在,可區分為陶文、甲骨文、金文、竹帛文、璽印錢幣文字等不同類型。其中以殷商的甲骨文為近代出土中最大宗而具系統的文字,但就時間而言,新石器時期陶器上零散發現的刻符,遠早於甲骨文。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刻符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文字。
當然,不是所有陶器上的符號都可以算是文字。陶符和文字有必要作明確的分界。近代學者對於陶文的發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說是始自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的二十二種刻畫符號,一說是出於山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三種圖形。不過,有人認為上述兩宗例子只是刻在陶器上的符號,或具有辨識的功能,但並不能算是代表記錄語言的文字。他們認為真正確定是屬於陶文的,最早要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的陶器刻畫。根據考古研究成果,二里頭文化(約西元前一九二○年)所代表的正是文獻歷史中的夏文化時期。緊接的殷商時代,甲骨文的運用已是發展十分成熟的文字。因此,就時代研判,夏部落社會應該已進入具有文字的時期。
其實,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就出現了相當進步且結構明確筆劃清晰的文字。從近年來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中,可發現一些初具系統的文字組合。這些文字被刻在多種不同造型紅山文化的玉器上。這些玉器中,有的只有一個字,這也許會被認為是符號而不是字。但是也有多達五個字在一起,其中以四字為一組最多。當四個字放在一起,四邊加框,形成印章形式,這還是單純的符號嗎?它是否已能完整的表達一個特定意義?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印章是後刻的。關於這點,可以從它的造型、刻工及玉質表面的(次生)變化現象即可證實。
紅山刻文字玉器至今已出現不少,其中多數是數字連串,已成詞句。其存在,不是偶然現象,是紅山地區人民有目的的刻意作為,有意的借助文字表達他們的心願,這個目的之能達成,完全借助於已具雛型的文字系統,當時人們已懂得運用字與字的搭配成為詞句,傳遞訊息。文字詞句玉器的出現顯示當時文字已成群的存在,這是紅山文化的了不起成就,此重大成就除了改變人們對文字起源的看法之外,更重要的,人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看法會因此改變。
紅山刻字玉器中有不少印章形玉器,經研究後發現這些玉印章並不是個人的信物。它是紅山住民們在祭典上,用來祈禱上蒼保佑用的祈禱玉器,器座底部的文字是表達祈求願望的祈禱詞(不是印章),鈕上的神、獸印鈕是用來與上蒼溝通的媒介,印鈕與印面祈禱詞之間具有特殊意義的搭配,共同表達古人的祈求與盼望。這些刻祈禱詞玉器的出現,表示文字的使用已相當嫻熟,文字已出現相當長一段時間,紅山居民已懂得字與字之間的組合使用,可見當時的文字使用已達語言功能,雖然不能確定其字與字之間的搭配是否完美,但可以肯定當時居民已懂得利用文字作訊息傳遞,文字的使用已非萌芽初

4.   紅山文化玉鏟


                                                       5.紅山文化玉鏟                                                                                                                                   


6.紅山文化玉鏟刀


                                                                                                                                                                               
7.紅山文化玉器


 8.紅山文化玉馬



9.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20cm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祈禱文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紅山文化神鈕祈禱玉器       右.現代仿品                                                                                                      
                                                                                                                                                                                                                                                                                                                                               近年來紅山文化玉器大量出土,紅山文化玉器已成為古玉專家研究重點,並廣泛發表研究心得,紅山玉器特色已為眾所周知。其量之大、造型之多是空前,也可能絕後。紅山玉器中有很多是藝術創作,其他玉文化難望其項背,更難得的是一些令人驚喜,刻有文字的玉器,這些文字玉器以印章形式居多,也有單獨的神獸,形式多樣。字的出現大多以四字為一組。目前已發現約一百多字組,由約兩百不同單字組成。這些刻有字組的玉器不管是什麼形狀,大部分都應該是祈禱用玉,上面的字是祈禱詞。
考古學者研究發現,人類的宗教觀念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到了新石器時代發展成為比較成熟的宗教觀。原始社會對自然的認識很有限,因此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產生依賴感。對危害身體安全者產生恐懼感,對於靈巧或溫馴的動物產生喜愛感。這些對大自然了解有限的原始部落,逐漸對這些經常接觸,對自己的生命有影響而不十分了解的動物產生崇拜。在紅山文化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蓬勃的敬神崇拜現象;有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種形式,人們把心中的不安、期盼刻在玉石上。用在祭典裡,對祖先或上天祈求保佑與扶持。由於這是他們生活中重大事件,幸福寄託,所以不計成本與艱難,只求能表達虔誠心意,希望獲得冥冥之中的認可,全力以赴精心製作,因而留下珍貴的文字玉器。

2.    精美的大汶口文化文字玉器
大汶口文化(西元前4300 - 2500年)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大汶口文化晚期,隨著生產的發展,私有制已經出現了。家豬就是大汶口氏族的一種重要家產。有一些大汶口墓葬裏隨葬有很多豬頭和豬的下顎骨。這些隨葬的豬頭和豬的下顎骨,應該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財產。此外,隨葬的私有財產還有陶器、生產工具和各種象牙、玉石裝飾品等。私有制的產生和發展,貧富差別已經十分顯著。

                                                                    大汶口文化青銅鬹 刻有銘文約15 24.5x18x 16c m  


          大汶口文化青銅鬹局部


                                      龍山文化青銅鬹


          大汶口文化玉璇璣直徑18.7cm

            大汶口文化 玉璇璣背面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玉璧(連山易八卦?)直徑18cm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玉璧(連山易八卦?)背面


          大汶口文化玉板一 狩獵圖 23.9x 12.8c m

           大汶口文化玉板. 狩獵圖反面


         大汶口文化玉板. 五鼠圖 25.2x 13c m

          大汶口文化玉板.  反面


           大汶口文化玉板.

          大汶口文化玉板. 反面


           大汶口文化玉板.

          大汶口文化玉板. 反面


 大汶口文化狩獵圖玉珮  徑9.5cm                                                                                    右.現代仿品


大汶口文化狩獵圖玉珮背面 (左邊和下面兩字常見於紅山文化祈禱文)                            右.現代仿品



大汶口文化龜殼式玉珮   (上字常見於紅山文化祈禱文)

 大汶口文化龜殼式玉珮  背面



 大汶口文化玉圭25x 8c m                                                          大汶口文化玉圭反面                                                                             

                                           大汶口文化玉鏟



                                                                  大汶口文化玉圭璧


大汶口文化的陶技術已有很大提升。陶質有紅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類。晚期彩陶已經出現,陶器中以八角星紋形彩陶豆及三足陶最具特色。尤其八角星紋是被懷疑與失傳的連山易八卦有關大汶口文化的這兩種特殊造型或紋飾不僅出現在陶器上,同時也在玉器和銅器上出現(見圖),另有一件玉璇璣。這三種典型大汶口文化造型或紋飾的青銅器和玉器上,共刻有三十一個完整漢字,其結構清晰完整,是漢字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已有進一步發展的明確證據
從考古挖掘的陪葬品看大汶口文化晚期,農業經濟已有相當不錯的發展,貧富差距大,富者生活奢侈。由於經濟富裕,講究生活品質,對美玉的需求增加。玉器製品增多,對玉器品質和製作要求更嚴格。因此,大汶口文化晚期玉器造型精美刻工精緻,已超越同一時期的其他玉文化。玉器文化隨著經濟發展擴大而進入較廣的生活層面,許多玉器的刻劃圖案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捕豬圖、狩獵圖、放牧圖等。大汶口文化晚期玉器除了精美的文飾外有些並刻有文字,這些文字不是個別單獨存在而是從三個字到十個字的集體出現,顯然是詞句的表達。這是帝王、貴族另一種生活層次呈現。儘管目前出現數量不多,但字的組合已到十個,比紅山文化的最多五個多出一倍,顯然字與字的組合運用已比紅山文化時期更成熟,已足可證明大汶口地區的文字已發展到相當進步的境界。

殷墟之前的漢字已可確立
儘管許多學者專家根據遺址上資料,對漢字起源提出了多種早於甲骨文的不同看法,但是對大多數西方學者而言這是中國人自我安慰,那些只是符號,不具語言功能,缺乏人與人溝通的具體文字表達效果,不能稱之文字。
根據以往的資料,可以確知距今約3500年的殷墟甲骨文已是達到相當成熟階段的文字群。大多數中國學者認為,至少需要幾千年的演進才能達到這個程度,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它必定有一個傳承發展的過程。但是過程如何?在哪裡?
我們知道,以天干為帝王之名在商湯之前就已成立(夏時就有孔甲第十五帝王,及履癸桀,第十七帝王”)商湯的先王就有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等。由此可見天干這些文字在夏之前就已存在。但是在不能找出明確的文字證據之前一樣會被否定。為之奈何?
殷墟的甲骨文是一種十分成熟的文字,這一點已毫無異議。在此之前華夏文字早已存在也應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為何以往未曾發現明確的文字蹤跡?究其原因,不外於書寫材料容易腐壞不易保存;文字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常常有時效性,訊息傳達是越快越好,因此無論取材或書寫都必須講求方便、快速。基於方便與快速的考量,當時可能會採取樹皮、寬厚的樹葉或泥塊甚至動物皮..等容易取得的材料作為原始紙張。由於這些材質無法長久保留,是故不為後人發現。除非少數特殊用途,無急迫性,可事先準備,如每年(或多年)一次的大型祭典所用的祈禱文,刻於玉石上,方能保存至今。然而玉石雕刻不易,如非特別重要不會輕易製作,因此產量希少,不易被後人發現,是故鮮為人知。
所幸,新資料不斷出現,尤其是近幾年紅山玉器大量出土,其中有一些刻有文字。紅山玉器廣為人知,雖然仿品也大量出現,但研究者日眾,真假分辨不難,稍費精神,很難魚目混珠。紅山文字的出現,已有學者肯定,並有紅山文化為中華文明源頭之說,不過其舉證不夠充分,尚未引起大多數學者共鳴。由於帶字的紅山玉器蒐集不易,歷經多年,至今僅僅發現約一百多字組,由約兩百不同單字組成。儘管數量不算很多,但已足以證明五千年前,漢字已被熟悉的運用。此外,也發現一些大汶口文化帶文字玉器,及一件刻有十五字的青銅鬹。其中青銅鬹和一件八角星玉璧(連山易八卦?)及一件玉璇璣,都是大汶口文化特有的造型或紋飾,還有一些玉器上面刻劃與考古發現的當時生活一致的圖案,這種圖畫大多出現在玉板上,玉板背面都有一組文字。其中有一件狩獵圖玉板,刻圖之美足見其刻製者是極具才華的藝術家,非目前一般雕刻師傅所能為。就字形而言,紅山文化的字有楞有角,大汶口文化文字的筆劃較講究曲折變化,這應該是前後期發展關係。與殷商甲骨文相較,這些字的筆劃較複雜,應該是殷商甲骨文的先前文字。從這些字大部分是成組出現,可以斷定在五千年前紅山文化時,漢字已有相當程度的系統架構,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更臻完善,詞句的組合也更複雜。
根據新發現資料,可以確定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漢字就以初具規模形式出現,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其系統結構更完整,使用更見嫻熟,到殷商時期,甲骨文已是一種十分成熟的文字系統。從紅山文化時期到殷商時期,漢文字是一脈相承未曾中斷,這種文明傳承的證據明確已不能否定。此後,中華文明至少可確立於五千年前,甚至更久遠,因為紅山文化的文字,大部分已不像草創文字,它的產生仍可往前追溯。至於最原始的漢字始於何時,仍然需要專家賢達們繼續努力。

困擾多年的古漢字
商代甲骨文是以龜殼或牛骨刻成.龜殼部分是以龜殼腹部,極少背部. 未曾有過用整體龜殼刻製. 下列圖片是整體龜殼刻字. 商代甲骨文是以利刃刻劃,此龜殼是以鈍器琢磨,顯然更為古老. 但因缺乏左證資料,多年來無法判定其年代,困惑不已.

  陳文卿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