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花與元青花差異(組圖)
THE DIFFERENCE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BETWEEN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宋青花 單鞭救主 與元青花單鞭救主(右)
以往人們對於青花瓷的創燒與演變不清楚,在不知唐代已有青花瓷的情況之下全盤否認宋青花的存在。大部分專家認為青花瓷是從元代開始,如同20世紀50年代之前,無人認識元青花,把元青花誤認為明代所燒。這種錯誤同樣發生於宋青花。目前大部分學者專家也把宋青花歸類於元。幾年前筆者亦曾受其影響而產生誤判,所幸,在發現真正唐代青花後,經過多年仔細比對,終於能分別宋代青花與元青花的差異。
宋青花執壺 高21.5cm
宋青花大罐 高35cm
何謂宋青花?
宋青花有何特色?簡言之,在唐青花成功燒製的啟發下,宋青花已廣泛為各窯場嘗試燒製,從眾多產品及非重要名窯的雲南玉溪窯宋青花可確定。宋青花存在不僅是事實且為數不少。宋青花雖然未達到蓬勃發展,但已經是百花齊放。其品質也不是以前專家學者所認定的單調粗糙,已呈多面向。因窯廠不同,精陋互見。宋青花常與釉裡紅配合使用。宋青花造型優美,釉料以本土為主,但有些藍色釉瓷仍然和部分唐代藍彩瓷器(釉中藍彩)相同,不是高溫釉下彩不能稱為宋青花。元代青花紋飾幾乎全沿襲自宋青花,宋青花流暢的畫工為元代青花所不及。
宋青花小罐 高約10cm
宋青花盤口玉壺春 高約31cm
宋青花執壺 高27.5cm
畫工--畫工是鑑定瓷器年代極重要關鍵,每個時期都有其特別喜好和風格。雖然青花瓷已於唐代燒製成功,但是唐青花絕大多數是因外國需求而製,其型式繪畫都非中國傳統喜好。宋青花的燒製是眾多窯場基於嘗新好奇心態,對唐青花的燒製技巧試圖進一步發展,唐青花的圖案非宋人所好,既然無前器可仿,又因技術參差不齊,窯廠各自創作自由發揮,窯廠不同產品差異大,釉層厚薄不一,釉色多樣,釉面有開片與不開片之分。其精品為元青花所不及。但無論精、陋,其繪畫自然流暢,尤其南宋期間因兵敗而民眾悲憤,文人雅士將歷史名將故事繪於瓷器上以舒發其憂鬱心情,此種瓷繪是畫者精心之作,非後代仿照能望其項背,而瓷師因對火候尚未完全掌握,故施釉很薄以保不破壞畫面。元青花大多無新創,因其仿自宋青花一般而言其神韻不如,畫工呆滯不清,不如宋青花清爽流暢。
元代建國後,青花瓷器燒製並無創新,瓷工仍沿襲前朝技術,圖案上選前朝精品加以仿製,由於繪畫是模仿它器不是自由創作,非自由發揮無法擺脫固定約束隨意運筆,因此,其畫工都嚴謹、呆滯,與宋青花相較,高下立判無藝術可言。就畫面佈局而言,宋青花較多留白元青花較繁褥。就樣式而言,宋青花各窯隨意發揮,樣式多,元青花是選其精者仿之,樣式少。
下列4圖,圖1.3為宋青花單鞭救主大罐,圖2.4是元青花單鞭救主罐(收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元青花單鞭救主罐(收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下圖宋代青花梅瓶與元青花梅瓶(蕭何月下追韓信)
下圖左為宋代青花八仙大罐 右 元青花.




下圖左為宋代青花 四愛圖 右 元青花.
下列4圖,第1.3張為宋青花牡丹龍獸耳罐,第2.4張是元青花牡丹龍獸耳罐(收藏於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館). 圖5.6宋青花與元青花比對.
元青花牡丹龍獸耳罐(收藏於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館).


元青花牡丹龍獸耳罐(收藏於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館).
宋青花 昭君出塞圖
宋青花 折枝花卉紋 蓋罐 高34.5cm
明洪武青花 折枝花卉紋 蓋罐 (取自高雄市立美術館.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無瓷器)
宋青花 折枝花卉紋 罐
宋青花執壺 高28cm
宋青花執壺 高約24cm
宋青花龍魚梅瓶 高61cm
下列圖1宋青花蒙恬將軍, 圖2元青花(湖南省博物館藏), 圖3.4.5左宋青花.右洪武青花釉裏紅
下圖1為宋青花三顧茅廬玉壺春瓶, 圖2是元青花三顧茅廬玉壺春瓶(收藏於日本梅?紀念館).
下圖1.宋青花 花鳥扁壺 2. 元青花 花鳥盤 (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館藏)


左宋青花. 右洪武青花釉裏紅
下圖1.宋青花 花鳥扁壺 2. 元青花 花鳥盤 (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館藏)


下圖左為宋代青花雲龍象耳瓶. 右是元青花.
下圖左為宋青花扁瓶 右 元青花.
下圖左為宋青花大罐 右 元青花.
下圖左為宋青花 右 為中溫釉上施藍彩應稱宋藍彩.不是青花
左. 宋青花 花卉紋小梅瓶 高12.5cm 右. 宋藍彩
左. 宋青花荷塘水鳥小梅瓶 高12cm 右. 宋藍彩
受益良多
回覆刪除小弟阿Lam好高興找到有高認知能力的同好發現及認同有宋青花。我與友人也藏有宋青花包括低溫釉藍彩的。十數年前還以為是樊家井高仿元青花。從釉色上看面釉帶淺綠的宋青花應是原出雲南玉溪窯。小弟也有一只一模一樣在書上已有記載的淅江出土的宋青花(其實是釉裡紅色)門口香爐。宋青花確承傳原自唐代低溫釉藍彩技術。在磁州窯上早已有藍、綠、紅、橙、黃、啡、黑。由其是啡黑彩更是常見最多。但奇怪前輩居然同時存有宋元兩代同一圖案青花極之不簡單。前輩宋代藏品一眼可知是老的,其他元代的發色帶穌青營光藍深淺分明的,一半以上也可一眼確認。因剛見到前輩之bolg文,也學習開設自己bolg文網頁,所以bolg上未有圖片文章,之後會加上。歡迎前輩到我們在facebook的[Great China Antique Porcelain Appraisal Research Forum 大中華古瓷鑑定研究論壇]分享宋青花研究心得,教導我等後學。
回覆刪除十多年前,有幸上手細看前輩第一圖之實物[單鞭救主],其口沿及角位各凸出部位都已出現脫釉情況,因當時知識倘淺,見不是穌青,未能確定是否元青花,未有買下。
回覆刪除